【篇一:塔山公园】
浦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秀丽的仙华山,美丽的白石源,绮丽的神丽峡……可我最喜欢去的却是座落在县城中心的塔山公园。
塔山公园象是镶嵌在城市里的一块美玉,因山上有一座千年历史的龙峰塔而得名。龙峰塔建于北宋年间,六面七层砖木结构,是我县最古老的建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塔。
它就像一支神笔,挺立在苍翠的古树之间,而塔边上的那棵大樟树听说也有八百年的历史了,它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像一个忠诚的大将军,守卫着龙峰塔。龙峰塔的塔基周围是用鹅卵石铺成的小广场,石缝上冒出星星点点的小草,和龙峰塔下斑驳的古砖交相辉映,像是在向来此游玩的游客诉说着一个千年的传说……
在龙峰塔的下方,有一湖碧绿的湖水,倒映出龙峰塔伟岸的身姿,塔影园也因此得名。如果说龙峰塔是一支神笔,那塔影园就是一方砚池,书写出浦江大地千年的篇章。湖上有座小巧玲珑的九曲桥,人走在上面,倒影在水中与成群的红鲤鱼嬉戏。随着脚步的移动,远处的龙峰塔也悄然变化着身姿。
看!那蝴蝶在湖边的花丛中翩翩起舞;那燕子在翘起的屋檐下叽叽喳喳;那松鼠在茂密的枝条间欢呼跳跃;而我也在这风景如画的公园里流连忘返……
这就是古老的塔山公园,这就是我喜爱的塔山公园。
【篇二:登旧寨塔】
进入顺峰山公园,往远处一看,两座标志性的建筑赫然在目,那就是青云塔和太平山顶的旧寨塔。上周六,我与几个同学结伴去爬太平山,想一睹旧寨塔的风采。
那天春光明媚,春风吹拂脸庞,送来丝丝暖意,我们带着愉悦的好心情出发啦!走过玻璃桥,再沿着湖边走一段路便来到了太平山脚。
开始登山了,我们沿着陡峭的石板路拾级而上。山上草木茂盛,绿树成荫,春风吹拂,树叶发出悦耳的“沙沙”声,为沉寂的旅途增添几分情趣。我与伙伴蹦蹦跳跳的往上爬,一心只想快点到达山顶,可事与愿违,爬了许久连旧寨塔的一角也没看到。爬到后来,由于体力不支,我累得满头大汗,腿开始发软,心跳跳到了每分钟一百多下,简直比作一百个深蹲还累。一个同学也直说:“不行了,不行了,累死我了。”“快点,再坚持一下。”卢湘苗在前面催促道,“好不容易爬到这里总不能半途而废啊!”我咬咬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继续往上爬。
“终于爬上来啦!”我们雀跃欢呼。看着眼前高高的旧寨塔,刚刚的疲惫早已烟消云散。旧寨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塔身为青砖构筑,高七层,八面形,为我国古塔建筑的“密檐式”。“你们看这里!”卢湘苗指着墙面说道。我凑近一瞧,墙上铺满了凹进去的枪眼弹孔,抚摸凹凸不平的墙面,这是旧寨塔过去沧桑岁月的见证啊!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旧寨塔作为我军的瞭望台,监视著在大良、容奇的敌人的一举一动。敌人恨透这根眼中钉,早想把它除掉。于是1942年2月的一个清晨,日军和我军的一个班在这里展开了正面交锋。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我军以少胜多,逼得敌人无可奈何地撤退。旧寨塔保卫战传开后,这个班的五位战士被遂称为“旧寨塔五战士”。
原来旧寨塔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我站在观景台上向下俯瞰,整个大良的风光尽收眼底。昔日的荒郊野岭变成了现代化的都市高楼,宽阔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贯穿整座城市,大的、小的汽车在道路上飞快地行驶,望着这一切,我不禁感叹:顺德,这个昔日的小县城已经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镇!而这一切的一切又是谁的功劳呢?我想,若不是当年许许多的革命烈士以死保卫国土,我们又怎会有今天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呢?
下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旧寨塔,但旧寨塔美丽的景观,旧寨塔那动人的故事却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篇三:顺德的青云塔】
顺德——一个美丽的县城里,不少风景古迹举世闻名:古色古香的清晖园、规贤矩圣的西山庙……但青云塔,却是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青云塔位于顺峰山公园的神步山山顶,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塔建于明代。远远眺去,也能瞧见它高拔挺立的身影。随着公园的石梯走上,青云塔的壮丽景象很快就浮现眼前。如若只看片面,是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丽影”的。抬头往上,呵,简直高耸入云!一块块砌拼的砖头极其齐整地摆拥其上,大瓦铺垫在古塔上的四周,与古时名门贵族人家的大园屋顶上一样,贵端中又不乏淡雅气息,显得古韵犹存。游赏古塔,不难发现,由石砖与红木所筑的土墙上,因经历了几百年岁月的洗礼,不少地方被磨损,露出灰白一片,柱子上虽无古建筑常有的“红楼高壁雕龙凤”,但也显现出一份特别、严谨与独具一格。但青云塔的美,也源于它有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故事。
据说一九四五年,日本外敌入侵中土,红军战士英勇抗战,歼灭外敌。为占据地形优势,红军爬上青云塔,与之对抗,直至激战三天三夜,才获取胜利。这篇故事似有些耐人寻味,但红军们为保家卫国的坚强,不正如矗立于郁葱大山上的青云塔一样,有着千年不变地挺立身形,如万年来效忠于国的将帅吏卒,有着亿年不改的赤子之心?
我相信,每个听到故事的人,都会为青云塔骄傲自豪;每个目睹其风采的人,都会为它的鬼斧神工所叹为观止。我喜爱这青云塔,这个三百之龄的“老者”,正无处地发出它修秀淡雅、壮观磅礴、数人着迷的光彩。
【篇四:顺峰山公园】
今天,阳光明媚,我准备去美丽的顺峰山公园。那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我去到门口了,两旁都盛开着漂亮的花,有红的、黄的、粉红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还有翠绿的树,仿佛正在开开心心地迎接我们进入顺峰山公园呢!
我们去了五行桥,有五座桥并排着,为什么叫五行桥呢?因为每座桥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所以叫“五行桥”。桥的护栏上刻着一条美丽的龙,还有的刻着一条长长的龙,好像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呢!桥下有色彩斑斓的小鱼,我一看它们,它们就会被我吓得无影无踪或躲在某个地方里,真有趣!
桥的前面是一座巨大的牌坊,是全亚洲最大的牌坊!高38米,宽88米,基座厚3米,主跨35米,重1。4万吨,真高大!牌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三条相互缠绕的龙,有的刻着一条飞奔的龙,还有的刻着一条龙和一条凤凰在玩耍,真壮观!
我还去了青云湖,湖面上有美丽的荷花,但是已经枯萎了。湖上还有游客在划各种各样的船。湖里有各种各样的鱼儿,有的在水草里穿来穿去,有的在睡懒觉,真可爱!
湖岸边有茂密的树林,有的人在野餐,有的在玩耍,真热闹!树上有可爱的小鸟,它们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正在跟人们打招呼呢!
除了青云湖还有古色古香的青云塔,原名叫“神步塔”高2。8米,塔建于名代万历壬寅,是1602年,距今已经四百多年了,真了不起!
美丽的顺峰山公园还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和很多的美景等着你们去参观呢!
【篇五:紫云山一日游】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有”云,一点也不像《清明》中杜甫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相反,路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不能辜负春色,赶紧呼朋唤友,踏青去!
清点好我们的装备,出发,目的地——紫云山。开始妈妈开车送我们,越往前越堵,到最后连电车都不能通过了!没办法,我们只好弃车步行。
沿途山涧里红石堆积,红石缝中一棵棵槐树笑迎春风,“万绿丛中一点白”这是什么呢?走近一看是一株梨花。我在想:这些树长在石缝里,既没有良好的土壤,更没有充足的水分,它们吃是什么?莫非它们是吃石头长大的?但它们这么茁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赶紧让朋友帮我和梨树拍照,以后我也要像梨树一样,不挑环境、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奋力成长。
我们随着人流来到紫云寺的塔前。该塔建于东汉,共五层,六米高。传说以前有六层,最高层被东海龙王用尾巴扫平塌了,现在的塔尖是后人修复的。
走进塔门,看到往上的台阶,台阶非常窄,仅能并排两人同时通过。每一层都有一尊佛像,四周栩栩如生的壁画让人敬畏。我想学大人一样给佛祖叩拜,谁知不小心被佛垫绊倒,“扑通”我就跪了下来,周围的人笑了,看来佛祖对我的叩拜有点等不及了。
出了塔,我们向另一个山头奋勇攀登。当我们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时,终于登上了最高峰。举目四望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大块大块的金黄镶嵌在成片成片的碧绿之中,我们来时的蜿蜒小路上人潮如涌……这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最美意境。
下山后我虽然累的腰酸背疼,但仍很高兴,因为今天我收获了很多。
【篇六:我的家乡汾阳】
巍巍吕梁山下,悠悠汾河岸边,有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汾阳市。在汾阳市的东郊有一个景色迷人的地方——文湖景区。
走进文湖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耸立的文峰塔,它就像一只神笔坐落在景区的中央。这座塔建于明末清初,是古代人民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
文峰塔的东侧是美丽的文湖。湖水清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湖中各种各样的鱼成群结队的游来游去。微风吹过,湖面波光闪动,泛起层层波纹。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红的花、绿的草,随波飘荡的倒映就像一幅清纯的水墨画。每当假日来临,文湖便成为汾阳市最热闹的地方。爸爸妈妈带着孩子荡着小舟;爱钓鱼的叔叔静静地钓鱼,每每钓起一条大鱼会乐呵呵的把“战果”放在篓里,美美的欣赏自己胜利的果实;嘻嘻哈哈的哥哥姐姐悠闲的在湖边散步;小吃店里的食客一边吃一边欣赏迷人的风景,那情景真像是过节一样。
景区的东西两侧是文昌阁、孔子庙等气势雄伟,古香古色的殿宇建筑群,这里亭台楼阁错落有序,给文湖景区增添了古典之美。
美丽的文湖景区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