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啊的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说起西湖,相信大家都会津津乐道。的确,那么美丽的画卷,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垂柳依依,碧波荡漾,西湖慢慢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湖边随风扬起的柳条就像少女的发丝。从没见过这样美的柳树,只见一片辉煌的浅绿色,从空中垂下,不见树梢,也不见树根。只是深深浅浅的绿,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绿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细细一看,才知道那是每条枝上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柳枝一条挨着一条,叶子一片接着一片,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我凑上去,想摘下一片嫩叶。但我没摘,深深地吸一口气,空气中淡淡的清香仿佛也是浅绿色了,我沉浸在这茂密的柳树中,觉得这一条“瀑布”不止在我的眼前,也在我心里缓缓流动。
千万缕金剑般的阳光,暖暖地照着整个湖面,放眼望去,湖面泛起点点金光,像无数小精灵在跳跃。
湖水很清澈,水底的石头上铺满青苔。许多鱼儿在水中嬉戏,一时散开,一时聚拢。我在岸上拍手,跺脚,鱼儿纷纷逃散。一条身穿青色长袍的鱼,在我脚边转了两圈,不时探出头来张望,嘴巴一张一合,好像在抗议。我想,它一定是鱼族的大侠吧,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身影移动,我真想跟它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的语言。
湖面上,还有不少游船。人们三个五个坐在船里,悠闲而有规律地划动船桨,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抬起头,向远望去,只见一座座绵延的山丘矗立在湖的对面。半山腰高耸的雷锋塔在向我们诉说着美好的传说故事。
垂柳,碧波,青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西湖画卷。
【篇二:乡村美景】
乡村是一幅美丽的画,永远刻在我心里;乡村是一曲动人的歌,让我百听不厌,如痴如醉。我的家乡是一个乡村,那儿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乡村,美在小河里。乡村的小河如一块碧玉无瑕的翡翠,镶嵌在土地上。小河清澈见底,清得可以看见河里的鹅卵石和一条条欢快游弋的小鱼。河岸边,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倒映水中,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对称图。夏天,小伙伴们嬉戏玩耍,摸鱼捉虾、打水仗,欢乐的笑声在水里荡漾……尽管孩子们身上弄得浑身湿漉漉的,可这丝毫没有减少他们对小河的喜爱。
乡村,美在草地山。乡村的草地非常柔软,再加上青翠的颜色,就像大自然精心编织的毛毯。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缤纷的野花,金黄似锦,粉红如霞,洁白胜雪……花儿亭亭玉立,昂然盛开于柔柔的微风之中,它娇媚可爱,出尘脱俗。阳光宛如一席金纱,轻轻披在它们的肩上,映得那花瓣露珠,越发熠熠生辉。它们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斑斓,像高空的烟火那么绚烂。花点缀着草地,使草地变得更可爱了。
乡村,美在田野里。漫步于田边的小道上,田野里的景色便一览无遗。田野盛开着一大片油菜花,黄澄澄的,犹如一个个黄色的小精灵。
啊!我爱乡村,更爱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篇三:珍藏】
有人凌晨起来,见昙花未眠,便用相机定格下这一刻,珍藏在相册里,有人秋日游香山,醉心于一山红叶,便拾起几片留作书签,珍藏在书籍中。世上美好事物太多,但大约都容易逝去。我们能珍藏的,是一份记忆、一份情怀。
偶尔厌倦了S城这座南方小城的喧闹,心里便泛出对水乡周庄的怀念。我们是年节下去的周庄,彼时小镇并没有游人如织的场景,反倒多了一份冬日的宁谧安详。
周庄人以船代步,我们在渡口挑了一叶乌篷船,撑船的姑娘年轻,船亦被她收拾得干净整洁。我们沿河而下,刚开始气氛还是沉闷的,只听见木浆一下一下拍动水面的声音。后来行至一古桥,姑娘突然兴奋起来:“这是双锁桥,你们看它是两座桥连起来的,有几百年历史了呢!从桥上走过去的人都会有福气呢!”抬头望,是两架青石板搭就的垂直相连的桥。古韵深浓,桥基上布满青苔,和底下碧澄澄的河水倒是一色。有人笑道:“那你们周庄人天天打桥上走,岂不是很有福气?”姑娘脸上是颇为得意的神情,道:“那当然,天天守在这里看这样好的风景,肯定是有福气。”此言不虚,随着船缓缓前行,两岸的粉墙黛瓦像老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渐渐后退。昨日刚下过雪的缘故,路两旁都是今晨新扫的雪,一色的晶莹剔透,如羊脂玉一般,屋瓦上也是白的,砖瓦缝隙处才透出一点屋顶本来的颜色,愈加黑白分明。一点融水从檐上滴打在石板上,也是清脆的声音。因着是冬日,两岸并没有垂柳依依的江南春景,但家家挂的灯笼又分明添了几分节日的喜气,景色也就不再凄冷萧索,深色的雕花镂鸟的木窗半开半掩,隐隐可看见老妪在厨房忙活,炊烟袅袅。整个周庄都沉浸在一种安谧的氛围里,安宁美好。
仿若有人铺开一张宣纸,用狼毫笔在上头泼墨作画,黑色的墨汁点点洇开,显得朦朦胧胧,水汽氤氲。黑的是房屋道路上的青砖石。白的是深冬新雪。虽无鸟语花心的衬托,但用纯色的红灯笼点缀倒也有一番风情。这份风情只属于周庄,我带不走,又舍不下,只能将隽永的周庄雪景珍藏在心里。
内心深处被珍藏的周庄冬景,总时不时浮现眼前。它是一份记忆,更是一种“能不忆江南”的情怀,我能珍藏的,也只有这份记忆和情怀。
【篇四:在那春暖花开时】
没有硝烟弥漫,没有互相厮杀,没有乱砍滥伐,没有唯利是图。在那春暖花开时,四面鸟语花香,四周树木葱茏,四季莺歌燕舞。
我不懂,我困惑,睁着迷惘的眼睛注视着前方,思绪万千:从甲午海战将士们的壮烈牺牲到人民幸福和睦的生活;从南京大屠杀到千家万户团圆相聚;从国国大地震到家家阳光笑脸……是谁,迈着轻快的步子,带着美好的祝福悄悄来到人间?——家园!
在那春暖花开时,眼前的景象美不胜收:朝晖满地、垂柳依依,男耕女织、土肥水美,山环水绕、千层碧波,无不是巧夺天工。电视里,沙尘暴的降临,龙卷风的光顾,荒山沙漠的蔓延都是因为树木在减少。而这里,草茂盛,树苍翠,完全抛开了缺乏绿色的这顶帽子。
在那春暖花开时,当第一束阳光射进窗户时,世界各地的人们放飞和平、放飞梦想,共同携手创造美好的明天:植树节,我们栽种绿色;国庆节,我们载歌载舞;春节,我们喜庆团圆。没有鲜血的战争,没有死亡的讯息,只飘着和平的气息。
在那春暖花开时,海峡两岸的孩子在“鹊桥”相会。你教我跳绳,我教你滑板,欢笑声、嬉闹声、歌唱声,汇成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在那春暖花开时,银盘似的月亮洒下皓洁月光,地上的一草一木都沉浸在清凉的月光中,如诗如画的映在我的脑海:那一丝红霞,那一片光明……
【篇五:风光无限的鲤鱼湖】
在我的家乡美丽的宜城,我去过孩子们嬉戏的乐园――紫盖山广场;我去过狗狗们追赶玩闹的天堂――楚都公园;我还去过江风习习、风景怡人的汉江边放风筝……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垂柳依依的鲤鱼湖。
家乡的鲤鱼湖位于宜城市的西北角,它长长的,宛如一条长长的碧玉带一样蜿蜒向前,为宜城增添了许多生机。
说到鲤鱼湖,不得不提那一排排婀娜多姿的杨柳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姑娘带着她那把崭新的剪刀,为柳树们剪出了最美丽的发型,那发型就是长长的枝长上满是翠树的叶子,像阿姨们烫的卷卷长发一样。一阵微风吹过,柳条们像在跳舞的小姑娘一样,它们一会儿向鲤鱼湖问好,一会儿向停在树上的小鸟打招呼,一会儿又向小朋友们手里的五星红旗敬礼……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碧绿的湖面吧!湖面就像一面大镜子,清澈得能看见湖里的小鱼儿在畅快地游动。湖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看,那有一群欢快的小鱼在湖里争相跳跃,它们是不是在开运动会呢?看,一条小鱼得了第一名,它高兴地活蹦乱跳,还有一条小鱼吐出一串串泡泡升到湖面,在扑哧一笑中转身消失了。看着看着,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湖里的一条小鱼,我看见一群小蝌蚪游来游去,它们是在找妈妈呢还是想快点长大?一只小乌龟向我爬来,好像要告诉我昨夜做的美梦……傍晚,太阳公公收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光盘。那万里无云的天空,蓝蓝的像一个明净的天湖。晚上,霓虹灯在黑夜的笼罩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一些高大建筑物上的霓虹灯的倒影映在鲤鱼湖水面上,使鲤鱼湖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爱家乡的鲤鱼湖!我更爱美丽的家乡――宜城!
【篇六:家乡的池塘】
我的家乡有一个池塘。池塘的面积只有几亩地,塘边,几棵垂柳打扮着它。它虽然没有大海的雄姿,也没有西湖的风采,但我却深深地爱着它,就像爱我那温柔的母亲一样。
每天清晨,我都爱坐在塘边轻轻朗读课文,池塘就好像温柔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对着我微笑。有时,我还喜欢把脚伸进塘水里,轻轻地搅呀搅,柔软的塘水拍打着我的脚,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舒服极了。
中午呢,烈日喷焰,密密的垂柳挡住了阳光,我有时坐在塘边唱着歌,有时坐到柳树上沉思。塘水泛着涟漪,柳枝随着涟漪妩媚地拂动。“游泳咯!”一声呼喊,村里的一群孩子们扑通扑通跳进水里,他们就像鱼儿似的,在凉爽的塘水里快乐地游着,享受着塘水的爱抚。
到黄昏时,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夕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呀!“吱吱---”,有人担水来啦。塘水,敞开丰满的胸脯,让绿色的乳汁哺育家乡的土地和人民。啊!我家乡的小池塘啊!你多像一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家乡的土地上。
家乡的池塘,虽没有大海的宽敞,也没有天空的透澈。但我依然爱着它,就像爱我那温柔的母亲一样。
【篇七:春天的快乐】
春天来了,大地苏醒了,小草探出了小脑袋,迎春花开得正艳。这正是踏春的好时机,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浉河公园踏春。
刚上西关桥,就看见浉河两岸垂柳依依,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呈献在我们面前,在满眼的绿色里,不知不觉中我们便来到了浉河公园。
春天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微风把春姑娘吹来了,她来到浉河公园,用她的仙帕轻轻一飘,一切都被净化了,多美呀!如果不来游赏一番,可真浪费了春姑娘的一片心意了。
你看,那一大片竹林,片片竹叶都镶嵌在绿色的树干上,就像一棵棵耀眼的绿宝石。竹林丛中,不知何时已经探出了许多小脑袋,胖胖的、嫩嫩的,小竹笋们正在春姑娘的呼唤下探头探脑、生根拔节、茁壮成长。
不知不觉中,一片红色的海洋呈献在我们面前,啊?桃林?我们惊喜不已,那一棵棵桃树格外引人注目。那桃花红得诱人,跟红玫瑰有得一比,但和红玫瑰比起来,桃花更显得超凡脱俗。桃树林里,有老人、有小孩、有年轻的爸爸妈妈,大人在笑谈,小孩在嬉闹,都在感受着这春天浓郁的气息。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公园的湖畔。我提议:划船吧!我和爸爸妈妈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游荡,欣赏着美景,偶尔还和对面驶来的小船上的游人挥一挥手,打个招呼。阵阵涟漪、阵阵和谐,让我们如痴如醉,啊!春天的气息,醉了游人,春天的温暖,暖热了人心!
【篇八:珍藏】
有人凌晨起来,见昙花未眠,便用相机定格下这一刻,珍藏在相册里,有人秋日游香山,醉心于一山红叶,便拾起几片留作书签,珍藏在书籍中。世上美好事物太多,但大约都容易逝去。我们能珍藏的,是一份记忆、一份情怀。
偶尔厌倦了S城这座南方小城的喧闹,心里便泛出对水乡周庄的怀念。我们是年节下去的周庄,彼时小镇并没有游人如织的场景,反倒多了一份冬日的宁谧安详。
周庄人以船代步,我们在渡口挑了一叶乌篷船,撑船的姑娘年轻,船亦被她收拾得干净整洁。我们沿河而下,刚开始气氛还是沉闷的,只听见木浆一下一下拍动水面的声音。后来行至一古桥,姑娘突然兴奋起来:“这是双锁桥,你们看它是两座桥连起来的,有几百年历史了呢!从桥上走过去的人都会有福气呢!”抬头望,是两架青石板搭就的垂直相连的桥。古韵深浓,桥基上布满青苔,和底下碧澄澄的河水倒是一色。有人笑道:“那你们周庄人天天打桥上走,岂不是很有福气?”姑娘脸上是颇为得意的神情,道:“那当然,天天守在这里看这样好的风景,肯定是有福气。”
此言不虚,随着船缓缓前行,两岸的粉墙黛瓦像老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渐渐后退。昨日刚下过雪的缘故,路两旁都是今晨新扫的雪,一色的晶莹剔透,如羊脂玉一般,屋瓦上也是白的,砖瓦缝隙处才透出一点屋顶本来的颜色,愈加黑白分明。一点融水从檐上滴打在石板上,也是清脆的声音。因着是冬日,两岸并没有垂柳依依的江南春景,但家家挂的灯笼又分明添了几分节日的喜气,景色也就不再凄冷萧索,深色的雕花镂鸟的木窗半开半掩,隐隐可看见老妪在厨房忙活,炊烟袅袅。整个周庄都沉浸在一种安谧的氛围里,安宁美好。
仿若有人铺开一张宣纸,用狼毫笔在上头泼墨作画,黑色的墨汁点点洇开,显得朦朦胧胧,水汽氤氲。黑的是房屋道路上的青砖石。白的是深冬新雪。虽无鸟语花心的衬托,但用纯色的红灯笼点缀倒也有一番风情。这份风情只属于周庄,我带不走,又舍不下,只能将隽永的周庄雪景珍藏在心里。
内心深处被珍藏的周庄冬景,总时不时浮现眼前。它是一份记忆,更是一种“能不忆江南”的情怀,我能珍藏的,也只有这份记忆和情怀。
【篇九:春语绵绵】
像是在春姑娘温柔的抚摸下,一切都慢慢苏醒。
入春,这世界都像是被绿色渲染过的画,再用柔和的线条勾勒出细节,很是悦目。我喜欢江南的春天,正如杜牧笔下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之景。又像是寇准印象中那“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处处都乃诗情画意。
对我而言,春的无限韵味更来自远处几座绵绵的山,那绿色的面纱,似乎总是可以给人带来无限遐想:或许,山里会有个仙人,他可能会有大把大把的白胡子,再加一支微沾着黑墨水的毛笔,却也会醉在这篇春色;又或许,山里会有个世外桃源,里面的人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看着桃花,品品小酒,时而对弈,时而赋诗,时而赞叹这春色……
提起山,又想到水。 最喜是江滨垂柳依依,那平静到像是没有一丝波纹的湖面是梳妆的镜子。微风吹来,柳姑娘的头发扬了起来,躲在她头发里的小精灵也要跑出去“冒险”啦!芦苇舞蹈着,无比柔软。几朵小花嵌在绿得欲滴的草地上,也显得格外迷人,让人忍不住想把花儿捧在手上。阳光撒在大地上,更是给万物带来无限生气。这时,也不知是谁唤来了鸟儿,它们正给我们歌颂春天,声音小而细,却最令人着迷。时而,还会遇到几个姑娘,像是越过了时空,撑着一把油纸伞,画着素妆,盘起长发,身着绿裙,像是春的仙子,给人们送来了祝福……
似春语绵绵,微风轻轻,一切都美好安静。
【篇十:游双山岛】
双休日,我和爸爸妈妈及朋友们一起去张家港的双山岛游玩。
爸爸说:“双山岛位于长江之中,我们还要摆渡呢!”我听说后,特别兴奋。汽车缓缓驶上轮船,只听“嘟”的一声,轮船开始破浪前行。我站在甲板上,看见远处的小岛上一片碧绿,天空中白云飘飘,几只海鸥掠过水面,轮船后泛起滚滚的浪花,近处龙门吊此起彼伏,好一派繁华的景色。我张开双臂,大喊:“啊——,好美啊!”
很快,轮船开到了对岸,我们的汽车驶上了环岛路。微风轻抚,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摆,虽然芦苇不那么绿了,但仍然很有生气。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目的地,那里的池塘碧波荡漾,能看见鱼儿玩耍嬉戏,池塘边垂柳依依。爸爸和叔叔们在岸边钓鱼,好悠闲啊!妈妈和阿姨开始烧烤,我和小伙伴呢,一起捉迷藏,抓昆虫,捞菱角……
傍晚,该和双山岛说再见了,这次玩得真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