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观察蚂蚁】
那个下午,我与同伴在楼下踢球。
这时,同伴们有事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楼下,家里没人……我坐在椅子上,好无聊哦!我四处张望,突然,我发现了小土堆上有一个大洞,我上前看了一看,啊!好多蚂蚁啊!只见它们进进出出,无一不井然有序,它们排成一条条直线,好像士兵们在操练。我往里瞧,这一瞧,让我怦然一震!这洞里别有洞天,有“蜂蜜室”,里面有成堆的蜂蜜,外面有两位列兵,誓死守卫蜂蜜。这里还有“卵室”,里面堆积着成千上万的圆圆的卵。也有“食物储藏间”,里面堆积着各种饼干屑、面包屑、碎糖……数不胜数。
在洞里“高高”的一块土上,站着一只大蚂蚁,它眼神犀利,好像一位监工,威风凛凛地注视“蚂蚁工人”们的一举一动。这位“巨无霸”就是蚁后。蚂蚁们用触角互相碰触,用触角说:“敌人来了,敌人来了!”它们把我看城敌人。我后退两步,只见它们用弱小的身躯守着洞口,多么顽强,好像守卫边疆的战士!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小小的虫子也有这样“舍身救国”的精神,那我们人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了!
这是一个多么井然有序的国度啊!
【篇二:吴山夜市】
古城杭州,总有那么些大大小小的夜市,仿佛是吴越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却又紧跟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掺杂着都市生活群体的时尚价值观。
要是平常,人们对于夜市的印象,总是一条熙熙攘攘的小吃街,随处都可以闻到豆腐干和贡丸的香味,但是,吴山夜市不一样,她显得安静、祥和。
走进吴山夜市,可以看到两边有一些小吃摊,隐隐约约也能闻到一些饭菜的香味,有酸辣粉的味道,有烧烤的味道,还有醋桂鱼的味道,无论哪一种味道,都显得格外迷人,令人垂涎欲滴。这里显然是吃货们的天地,我也不例外。
走了许久,吴山夜市那平静祥和的一面便展现出来了。两旁是简简单单的衣服摊,样式各异的衣服直接摆到了街面上,多姿多彩的彩带却在风中飘扬着,成堆的珠宝玩艺被人翻来覆去,仿佛有了生命力。没有人在那里扯着嗓门喧哗,也没有杂乱的广告宣传,所有的一切都非常安静,大家都在细心地挑选自己所喜爱的物品,你情我愿,买定下单,匆匆付了钱,匆匆地走了,没留下一点踪迹,仿佛来没有发生过一般。
凌晨时分,月光如水,新的一天已经到来,而手头的生意还没忙完。一些商家正微笑着送走最后一批客人,一些商家已经趴在膝盖上睡着了,只有白惨惨的电灯还在黑夜里无助地瞪大它那双空洞的大眼睛。慢慢地,一切都入睡了,远处的饭菜香味,也渐渐淡去了。原本画风凌乱的夜市,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地有序,仿佛他们也会排队一般。
钟声敲了两下,夜市终于要收摊了。那些显然还未睡醒的商家,披着些许凌乱的头发,开始收拾东西,比如那些小板凳、小茶几、小玩艺,进进出出地走着。他们的眼睛是红肿的,全然一股困倦的样子,迷迷糊糊地,自顾自地捡着、装着,有时甚至落了几件商品,也浑然不知。只把那苍茫的夜色交给几个环卫工人,留下那长长的背影。对于他们而言,这夜市来得太快,走得太快,似乎全然没有那股新鲜味儿,但这就是周而复始的吴山夜市。
【篇三:重温故乡路】
故乡是每个人精神的家园,情感的寄托,更是每个人跟所在的地方,我的故乡是山西,它是一个文化历史都非常悠久的城市,这一天,我要重温故乡路,重新寻找,那一份久存于历史中的激情澎湃的日子。
一路的颠簸,终于来到了故乡。还是原来那老样子,青山绿水,四面环山,空气清新,蓝天白云,云朵变幻着各种各样的形状,在天空中,摆出一个个美妙的姿势,阳光,温柔而均匀的播撒在人间,带来了美好和明媚的春天。顺着原来的小道,我先找到了一个我小时经常去的地方——官道巷。
近几年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民间美食也逐渐发展起来,官道巷从原来一个只卖些不起眼的街边小吃的地方,转眼间成了一个民间小吃的大集市。这里的美味各式各样,有香喷喷的新疆烤羊肉串儿,还有香味扑鼻的美国牛排,更有清爽可口的玫瑰花汤。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这杯玫瑰花汤了。虽然价格现在变得有些昂贵,但我还是买下了一瓶,一品尝,还是原来的味道。
红色的玫瑰花,紫色的茉莉花,静静地浮在水的表面,散发着独特的幽香的气息,喝了一口下去,花香水清,沁人心脾,难以忘怀。在第二口下去,花香有些淡了,但是水尤清冽,在口中,如同那甘泉一般,清凉中带甜,甜而不腻。我实在忍不住了,一口下去,清凉美味,甘甜在心中弥漫。
然后我又去了我以前的小时候经常玩的张壁古堡。现在已经收开门票了,但是依然有很多游客进进出出,它总共分为九层,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特色,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温度,第一层是打游击时最易选择的一层,他一守难攻,而敌人却躲在暗处,到了每下一层,温度便会下降10℃。到了最后一层,便是把敌人引上钩后,让敌人在这里忍耐着,饥寒交迫,最终被一网打尽。看到这绮丽的发明,不仅佩服古人和解放军战士的英勇智慧,以及他们的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重温故乡路,每一路都是温情,每一路都是可爱!
【篇四:城市的夜晚】
天慢慢的黑了,从辅导班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城市的夜晚也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热闹。
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照亮了夜晚的黑暗,有闪烁的灯光、有耀眼的广告牌、有火树银花、有旋转的灯箱……抬头仰望天空,月亮虽然没有往日那么明亮,但依然有几颗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像是在陪伴孤单的我一起回家。
走着走着,不远处传来了动听的音乐。噢,原来前面广场上一群老年人正在跳健身舞。他们围成一个圈,伴随着音乐,轻轻地扭动着身体。虽然动作不是那么强健有力,但每个动作都非常到位,非常整齐。一点也不逊色于年轻人的舞姿。他们的身影为夜晚的城市增添了一份欢乐、一份色彩。
不知不觉到了小区门口,再看楼下的门面房,小吃店、食品店、服装店、理发店……顾客进进出出,家家生意兴隆。
这就是城市的夜晚。人们忙了一天的工作,到了晚上,终于有了闲暇的时间,全家一起出来聊聊、逛逛,放松心情。等到夜深了,人们又该好好休息,迎接明天的工作了。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宁静。
【篇五:石壕吏改写】
天边露出片片深色,夜幕降临,我风尘仆仆,一心只想投宿人家。心里正想着,暮色中显出“石壕村”三大字,大喜。步入人家家中,只闻门外有吏叫喊。老头儿翻过墙走,老妇人出门看。
我在屋内只听官吏一句句愤怒的话语!老妇人悲苦的啼哭!一声声多么令人揪心,我在屋内也为老妇人捏了一把汗。
紧接着便是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前去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都已经战死。活着的人也就这样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再也不会复生!”老妇人的声音颤抖着,在这寂静的夜里也就格外令人心寒,“我的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需喂奶的孙子。因为还有一个孙子需要喂养,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我虽然只是个不中用的老妇人,但请让我随您一起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我还能够在军营里准备早餐。”
夜渐渐深了,话语声也没有了。偶尔一声鸡啼伴随着低微的啜泣声在天际回荡。我天亮时就要登程赶路,只见老头儿蹲坐在墙头,目光呆滞。丧子之痛,妻离之悲。这个男人在本该享受晚年之乐的时候承受着这等痛苦。若是没有这封建的社会风气,没有这愚蠢的官吏,也许悲剧就不会上演。
我骑着瘦马上了路,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皮白的颜色,朝霞还在天际翻滚,潮湿的空气吸入我的肺腑,弥漫在模糊远方的腐败气息让我有些萎靡不振。石壕村里老头儿老妇人的声音似乎还在我脑海中回荡,连天的战火仿佛已在我身边燃起,而我只能在这荒无人烟之处独自叹惋。
【篇六:是苦也是乐】
如果没有经过摔下山崖的痛苦,雄鹰如何能在蓝天中自由飞翔,如果没有经过河蚌的反复揉捏,珍珠如何发出夺目的光亮。苦与乐是同时存在的,雄鹰正是经过了痛苦才产生了快乐。
姥姥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妇女,小时候因为家里太过于贫穷没有上学,每天都在辛勤的工作。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姥姥的右手的手指是弯曲的,这正是长时间工作带来的影响。每到刚入冬时,姥姥就开始买棉花买布料来给我们做棉衣。看着姥姥进进出出的背影,我很心疼,可是姥姥乐此不疲。每天都用那弯曲的手指,一针一线的为我们制作棉衣,时间一长,她的眼睛看不清楚了,大家都劝姥姥不要做了,可是固执的她却一次次拿起针线。
我问姥姥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每天把做棉衣的时间都放在电视上不是更好吗?
姥姥说:“人老了,有些事情力不从心,不能为儿女分担,有时还给他们添麻烦,我现在只想为他们做些事情,虽然每天做棉衣很累,但是我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还有利用的价值,还有能力为儿女做些事情。只要想到儿女和他人穿上我的衣服能感到温暖,我就满足了。
听了姥姥的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姥姥每天辛勤劳作却不觉得苦,是因为她从中找到了乐趣,在劳作中自得其乐,把苦当成了乐。难怪姥姥的衣服中充满了阳光和快乐的味道。带着姥姥那阳光味儿的棉衣,我有了希望去克服困难。
其实,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是如此,发现了事物中的趣味,艰苦的生活就充满了快乐。虽然面对着艰苦的事却也能自得其乐,不觉得苦,这种事物是苦也是乐。
【篇七:脸上的疤】
看着镜中的自己,欣喜又无奈,普通的五官,普通的脸,拼凑在一起很帅,我很满意。但我有一点不满意,就是眼皮底下的黑疤。
那是调皮的后果,捣蛋的代价,当时的嗡嗡声和我的惨叫声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调皮捣蛋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年夏天,我与哥哥去公园游玩,游玩途中上了一次厕所,便知道了一个树上有马蜂窝——因为我看到那里有大大小小的马蜂进进出出。
当时我们就用地上的土块砸他,砸一下,马蜂就成群结队的出来一片,我们就往后撤。那时哥哥的胆子很大,他跑到树下,捡起了一根树枝,对着飞舞的马蜂乱挥。几十棍下去,马蜂就被打散了,甚至还有的被打落在地上。我也有眼力见的找瓶子,就这样,我们把手指般大小的马蜂给装进矿泉水瓶子里,拿到了家中。
回到家中,我俩就拿着瓶子狠命地摇晃,不一会,马蜂们就被摇晃死了,我们便取出了它,用筷子夹住它的头,细细观摩。
李二天,我们又来到了树下,还和先前的步骤一样,先用土块砸。没有想到,飞出来的马蜂们全都一窝蜂的往我脸上来。
“啊!”我一声惨叫,双手捂着剧痛的左脸,不巧的是,我竟然吧正在蛰我的马蜂捂到了脸上。“啊!”我又是一声惨叫,自己“啪”地一下打了自己的脸,脸红了,马蜂也走了。
回到家中,我看到了镜中的自己。脸肿的像茄子,红的像苹果。妈妈着急忙慌的跑去药店买了一瓶红花油,细细地擦在我的脸上。
由于疼痛,我不得不躺在床上。躺在床上时我就在想,我不会要死了吧!
【篇八:爱在手心之间】
在同学和我之间,盛开着纯洁的友谊之花;在老师和我之间,盛开着伟大的师生之花;在妈妈和我之间,盛开着无私的母爱之花。
当我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妈妈总是将我抱在怀中,那种感觉十分温暖,令我永远不能忘怀。那些日子里,妈妈的双手成了我成长中的第二个摇篮。
妈妈是一名小学老师,我上小学时,她再也抱不动我了,于是就将抱我换成了牵我,拉着我的手进进出出,那时,别的小朋友都会向我投来一种目光,我知道,那是一种羡慕的目光。
上初中后,我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晚上回家后也是埋头做作业,和妈妈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明显减少了。直到国庆长假时,我和妈妈爸爸坐船去沿渡河的外公外婆家玩,船与岸边有一定的距离,连接它们的是一块窄窄的跳板。这时,妈妈的手毫不犹豫地向我伸了过来,示意要我牵住,我心头微微一震:“我都这么大了,妈妈还不放心我过跳板吗?”在不经意间,我瞧见妈妈的眼神中,夹杂着焦虑与期待。我将手迎了上去,和妈妈的手拉在了一起,突然,我感觉到妈妈的手比起以前粗糙多了,真是岁月无情啊!跳板确实不好走,上面东一块西一块地钉着好些木块,我走到一半时,被脚下一块木头绊了一下,差点摔倒了,这时,妈妈的手握得更紧了,嘴上还一直说着要我小心之类的话。我心里一酸,知道了妈妈在用她那历经沧桑的手向我传达不用修饰的母爱。
我抬起头,只见妈妈的头上又添了几根白发,那些白发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刺眼。妈妈老了,在陪伴我走过了十三个春夏秋冬后渐渐地衰老了。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那一幕幕令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画面:早上六点钟左右,妈妈就用微波炉为我热好了面包;晚上,妈妈亲自为我放好洗澡水,陪着我做作业直到深夜……我的眼泪禁不住默默地涌了出来。
妈妈对我的爱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妈妈对我的爱犹如爽口的咖啡,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香甜;妈妈对我爱的犹如缓缓的神农溪水,清澈而细腻……在妈妈的手心之间,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对我的浓浓的爱,于是,我也握紧了妈妈的手,享受着这短暂而又永远的温暖的幸福。
【篇九:上海游记】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涌入这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宏伟蓝图,或者肥皂泡一样的白日梦;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漠的城市,留下他们的眼泪,或者不尽的遗憾。
出于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带着一丝期待,一丝紧张和一丝茫然,我来到了这座叫“上海”的城市。
初到上海,已是凌晨。可别忘了,上海又称“不夜城”。虽然天空已是灰蒙蒙的一片,但街边五颜六色的灯光却闪烁着我的眼睛。行走在外滩上,目之所及是各种各样的欧式建筑,和成群结队进进出出的洋人。透过玻璃,跃入眼帘的是一片灯红酒绿,和穿着豪华礼服的扭动着的身姿。这大概就是上海的吧。多少有钱却孤独的人在这里醉生梦死,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为的只是想在这座冷漠的城市里寻求一丝温暖。
黄浦江的夜让人如痴如醉,站在江边,微风轻轻的吹拂着我的发丝,以东方明珠为中心的陆家嘴像画一般展现在我的眼前。美,很美,非常美,美得让人窒息,美得让人觉得好不真实,美得让人禁不住感叹“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清晨的上海,才让人看的清楚,看的彻底。走在南京路上,穿梭在人民广场中,我看到的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一群群着急着赶路的人们。仿佛,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不赶就会被淘汰,被抛弃,被遗忘。
来到新天地,满满的都是民国风。在这条著名的“民国街”上。我仿佛看到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张爱玲,“是爱,是暖,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以及“晚来偏无事,坐看天边红”的萧红等等民国红粉……民国的点点滴滴就这样活生生的浮现在我的眼前,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历史的痕迹,我竟然感动的想落泪。
在我看来,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是一座现代与传统融合的恰当好的城市。无论是华灯璀璨的陆家嘴,富丽堂皇的人民广场还是红墙绿瓦的城隍庙,举世闻名的多伦路,都为上海平添了一丝生机,一丝美丽,一丝动人。
和上海告别时,我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不禁感叹道,株洲真是太平凡了!可比起上海的金光闪闪,我想我还是更爱那个平凡的株洲。没有璀璨的灯光照耀,没有密密麻麻的车辆穿梭,但有着温暖,和一直陪伴我的那个人。
【篇十:难忘的小学生活】
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母校生活了五年,对老师对同学自然是舍不得,一想到马上就要分别,心里有些难过有些凄凉。
“师生情,深似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就像我们的亲人,关爱着我们。平时,我们要多听老师的话,老师就像一颗大树,我们就像一棵小树,在她的哺育之下,茁壮成长着,吸取养分,顶着风雨长成大树。
“同学情,胜手足”。同学之间,有欢声笑语,也有吵吵闹闹,同学就像一本书,书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知识。我们曾经一起解决过难题,曾经一起朗诵古诗,曾经一起玩耍,就算是分别,也愿我们友谊地久天长。
看着这座教学楼,想起曾进进进出出的身影,这个楼梯,我们走过了无数次,每一个台阶都那么熟悉,在楼道里同伴曾经留下的欢声笑语,让我们陶醉其中。运动会的每一次,都让我们班更团结,有了加油助威声,运动员们会更有力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班就能战胜一切。演讲台上的声情并茂的演讲声至今还在耳边回荡,教室里老师的谆谆教导还在继续……
小学的生活令我们难忘,同时也有一种眷恋之情。别了,母校;别了,老师;别了,同学;别了,我的小学生活。你是我人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