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父母的作文

【篇一:追星】

追,是指我们向着一个榜样,向着一个方向不停地奔跑;星,是指我们生活中所敬佩、崇敬的一个人。但现在,这似乎变得有些扭曲了。许多中小学生将追星视为了明星的“专有物”,统统变成了“脑残粉”。

星,不仅仅局限于明星之间,还涉及科学家、文豪、教师、书法家等各行各业,甚至还可以是一个令我们不由得而赞叹的一个平凡人。那些“脑残粉”,为他们所谓的“星”而疯狂,可他们疯狂的背后,有着多少沥尽心血的父母在苦苦支持。

任何人不是不可以追星,但是请考虑一下父母的感受,请不要过于张扬。常在耳边听见什么“肖夫人”、“王夫人”,“蔡夫人”……诸如此类的称呼还有很多,但叫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人家听得见吗?等你长大后,你会和一个老头子共享荣华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你为他们而破费时,他们是高兴的,那是为钱而高兴。又有多少的明星又像易烊千玺,韩红那样,默默无闻的做着慈善公益。个别明星就因为一个“帅”字让你神魂颠倒,盖住了科学家、大文豪以及令我们肃然起敬的平凡人。

当国家最危难时,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们挺身而出。也许就在那时,我们心中的最诚挚的情感被爱所唤醒。也只有在那时,明星才终于被人们所冷落,但之后呢?明星热潮再度来袭,英雄的形象再次在我们的世界里崩塌。记得一次调查,我问路人,你长大后最想做什么?结果大多数说的是明星。当我们听到稀少的说科学家,有价值的人时,眼泪都快掉下来。由此可知,科学家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有多轻?轻的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分量,简直令人汗颜。

追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潮流。但是追星也要清醒地看一看,想一想谁该追,怎样去追,才是硬道理。

醒醒吧,我的少年们!奋斗吧,我的少年们!

【篇二:写给龙应台的一封信】

“那个娇羞的女儿,此刻望着镜里三十六岁的自己,觉得宇宙的秩序正踩着钢铁的步伐节节逼近,从开幕到落幕,节奏严明紧凑,谁也不慢下来。”当我读到这里,突然有些害怕,怕什么?怕当我长大时回忆起“龙应台”这个名字时,只透过有限的书本……

我第一次接触您的作品是在初一。那时,语文老师推荐我们读您的《目送》。这本《目送》不只是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也告诉我,原来有时候把自己想记录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读《目送》时,我有和您一样的心理,只不过我比您的年纪小一点,通过您的文章,我看出您的后悔和忧虑同时也有对现在的珍惜,有些您悔不当初的事情,在我这个年纪可以说是正好的。您的指导下,我就一步一步地走,想要走得踏踏实实、稳稳当当。

都说“读一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想是的。透过您的文章,我仿佛明白了一些懵懵懂懂的事理吧,不算很懂事,只是比以前更加乖巧了。您给我的心灵指导,像在我受伤时候轻轻抚摸着我的头,给我一个心灵停留小憩的小窝。

不只在《目送》,体会到您对老人的愧疚之情,儿子对您冷漠时的心灰意冷,寒假,我看了您的《孩子你慢慢来》。当看到《一只老鼠》那一篇的时候,真的,我的情绪也得到了一个发泄,我就像是安安那么小的小孩一样,泪珠从眼眶里顺着脸颊落下来,那个过程真的很漫长,你静静地感受这颗泪珠从滚烫到心灰意冷,很漫长……

我有个弟弟,虽不是亲的,但平时在一起玩,一起学习。从小到大,我和他在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几乎每次考试,父母都会拿我与他做比较,接着就是和其他孩子比,我想这也是很多和我一样孩子的烦恼。我……也想有一个得“一只老鼠”的权利,只是这权利太小,太小了,已经不为我所控制。又或者说,这“几只老鼠”对于父母的意义重大。

或许,这就是拼搏,是父母认为正确的“攀比”;这就是努力,我们这样的学生都深深知道:我们一同在成长的路上奔跑;这里也有无奈,甚至一点小虚荣,我们多么希望自己成为万众瞩目的学霸,可又不想努力;这就是现实,当有人考上大学时,会不会有学生被父母训斥呢?或许,这种种就叫做成长,我们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并保持着一颗正直的心吧!

我羡慕华安与华飞,他们有您这样一个母亲,当然,我自己的母亲也不差哟,——只是羡慕。很希望有一个和您见面的机会,也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谢谢您的文字,给予我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动力!

您无意浇灌却受恩惠的土地 许世一

20XX年2月17日

【篇三:感悟成长】

日月如梭,我在不断地成长着。一不小心,那么多的岁月已无声无息的溜走,现在写在脸上的不再是稚气未脱,二是青春的叛逆与好奇。于是,我真诚地微笑着,走过了我的童年,一路探索,一路成长。

我已经不再迷恋于色彩艳丽的花朵和妈妈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开始像小袋鼠一样,跃跃欲试地想要跳出妈妈的育儿袋,对更广阔的世界产生无限的探究欲望和想象。

于是,从现在起,我不再像小时候那般依恋妈妈的怀抱,不再愿意听从父母的劝告。其实我的心里也很明白,父母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生经验,听他们的话,可以在成长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但我却不知怎么了,无论如何也不愿听他们的话,就算是碰壁、摔倒。这,应该就是成长路上所必须经历的吧,只有经历了坎坷,往后的人生才会更加美丽。

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对于物质的需求和各类知识的学习等方面常常满足于现状。以前我一点也不重视积累知识和财富,而在我一天天长大的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要和他们竞争,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安于现状了,因为我长大了,我该专心学习了!后来,上课时我督促自己把老师讲的重点尽可能记下来,课后,我会更认真地复习这些内容。没过多久,因为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成绩有了提升。懂得努力,懂得竞争,这应该也是我成长了的一种表现。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也有了更多的烦恼。可能会因为同学的一点过失计较半天,也可能会因为妈妈的一句批评的话烦闷。但是,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成长中少了这些烦恼,那么我的成长将会平淡无奇。

人总是会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会更加成熟。我会理性地判断事物,不再像以前一样仅仅简单地去判断好或不好、对或不对,随着我对社会认识的不断加深,也逐渐懂得了生存的规则。

我会沿着成长的道路一路向前,路上的颠簸和沿途的风景是暂时的,没有谁可以永远陪着我走完这条路,因为,时间在走,路遇的风景也在不断变化,并且,不断更新和延伸,我将认真走好每一段路,并静心欣赏沿路的风景。

【篇四:感恩母校,风雨同行】

纵使成长路上风雨交加,我们也要坚信,总有两片地方是我们心灵的住所——一处是家,另一处便是学校。

——题记

初中年少茫然的我们,在初识社会的“苦难”中,蜷缩在墙角。望着远方,想迈步却又胆怯退回,纵然是往日如英雄般的父母也无能为力。但平日里无法去帮助的一个地方——母校却在一步步指引着我们,像无边“苦海”中的灯塔,照亮了我们的路。

我的母校——实中,是一个温情的地方。励远路,励志路,心宇路无一不蕴含着老师们的鼓励与期盼,而正是这点滴温情,构成了一幅伟大而又壮丽的图画。它勾勒出我们人生的光明与希望,勾勒出了我们成长的自信与勇气,勾勒出了实现梦想的勇气。

“池堤风拂柳,师生情似绢”,这是我来到实中后的感想。每日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我走进“书的殿堂”,在教室内奋力地读书,听着杂攘的读书声,心中甜蜜极了。课堂上老师激情四射的讲解更是让我着迷。中午,尝着食堂香喷喷的饭菜,心中的劳累几乎一扫而光,这一切是多么美好而自然啊!若不是实中收留了我这个调皮的灵魂,也许我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学习,也许是别的学校,也许学一门谋生的手艺,也许在家中玩着游戏。我要感谢我的母校——实中!

“人文实中,办有温度的教育。”这一教学理念也使母校更加美丽、更加成功。在昔日的时光里,我总觉得初中是冷酷机械的:上完课就回家,回到家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睡觉,之后又去上学……周而复始,始而复周,毫无“温度”这一说。而母校与之相反,创办有温度的教育,丰富的课间生活,让我这个小学讨厌上学的人对上学都似乎有一些期待,这也许就是有“温度的教育”的成功吧。我要感谢您,我的母校!是您让我从心理上发生了蜕变,我蜕去了小学的无知与厌学,取而代之的是奋斗与冲刺。我放下了手中的手机,把视野从屏幕上离开,默默捧起了书,脸上微微一笑摇摇头,似乎是对过去自己的嘲笑。

在成长的路上有许多风雨坎坷,我们都在向着今后的幸福与成功努力前行,百折不挠,风雨兼程。一路有人放弃,有人跌倒,但又有人爬起,会有人赶上。虽然残酷却也公平,父母只能站在一旁默默的加油助威,而母校才能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啊!是母校给了我们最有力的武器——知识,最坚强的后盾——老师,这才让我们一次次的打击下努力爬起,继续冲向向往的远方!

我要感谢我的母校——实中。

【篇五:让我说声“谢谢你”】

我与翠山同志从小结识,翠山同志也一直帮助着我。

在我小时候,翠山同志就开始教我写字,但她识字不多,只能教我写她的名字,“唉,上面一个羽,下面一点横,两个人,一个十,写对了,是翠。”这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字,以后也认识了不少的字,但还是对这个字印象最深。

因为我的爸爸妈妈都要工作,没时间照顾我,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放在了翠山同志的家里,她总是会换着花样给我变出来好吃的,她会把冰棒放进袖子里说:“毛毛虫哦。”我笑,翠山同志也笑。我童年时的美好记忆都是翠山同志给我的。

后来翠山同志患了病,脑子有些不清醒的时候,用有些听不清的声音叫着我的名字,说着佳慧呀,要好好学习呀。紧接着就进了手术室,那段时间,我和父母在医院里照顾她,但她总是说:“回去吧,回去上学吧,不用管我,别耽误学习。”但我依然想待在医院。很长时间以后,翠山同志的病好了,我的父母重新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我继续住在翠山同志的家里,她给我做饭吃,虽然她的厨艺没有长进,饭依然很难吃,但我喜欢。

有一天,翠山同志跟我说,她要去海南玩。我为她高兴,因为这是她多年来的愿望,然后她就真的潇洒的去旅游了。这几个月里,听不到她穿着大鞋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声音,听不到她唠叨的声音,也吃不到她做的难吃的饭,看不到她像哭一般的笑容。我觉得翠山同志对我是那么重要,我总是很想她。有一天,她打电话来,问我想不想她,我赌气说,不想。她就笑着说,你不想我,那我可就伤心了。我哈哈大笑起来,我说好吧,那我承认,我确实很想你,你赶紧回来啊。

谢天谢地翠山同志总算是回来了。她回来的时候已经是过年了,父母建议去照全家福,我打电话给翠山同志说:“奶奶,咱们去照全家福吧。”我们全家人聚齐在照相馆,我们站好,“咔”的一声照相机响了,我在照相机响的时候特别小声地说了一声:“谢谢您,我的好奶奶。”

【篇六:小孩不笨2观后感】

【《小孩不笨2》观后感】

马若珂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小孩不笨2》写观后感,所以我看了两遍。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两个家庭。第一个家庭是成才和他的爸爸,成才爸爸因为自己没有出息,希望孩子不要重蹈他的覆辙,对成才采取暴力教育的方式,跟孩子的矛盾很深。成才爸爸想对成才表达自己的爱,因缺乏了解,不被成才接受。最后,成才爸爸为救成才失去了生命。第二个家庭,杰利和学谦生活比较富有。他们的父母经常忙于工作,对他们的了解很少。他们只会批评自己孩子,在他们的眼里看到的只是孩子的缺点,看不到他们的优点。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赞美,不断努力,但得到的却是父母的指责。在学校又受到老师的鞭刑,走上了不归路。最后爸爸向别人下跪,才使他们回头。

成才爸爸躺在病床上说:”我从小被打到大,从来没有人关心我,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去爱一个人。”他临终才有所觉悟,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而放弃了工作,接送孩子上下学,上培训班,其实他们都是为了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将来。

【小孩不笨观后感】

米慧欣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小孩不笨,影片中主记录了两个家庭,第一个家庭里是学谦今年15岁,还有个弟弟,叫杰利,今年8岁,爸爸是公司的经理,妈妈是杂志编辑,他们家很富裕。第二个家庭是成才一家,他今年也15岁了,爸爸的脚被打瘸了,以前也是社会的流氓,成才没有妈妈,他们家很穷。

有一次学谦的爸爸电脑坏了,学谦帮爸爸修好电脑,爸爸却说他玩坏了,又修了,而且逃课了,学谦很伤心。这一件事情让我想起了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有一回,我要为妈妈做了一束鲜花,但是爸爸妈妈让我去写作业,我做好给妈妈,妈妈说:“你不好好学习,做这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他们不知道我当时有多伤心,多难过。

影片中还有一件事就是现实生活的翻版,一次,学谦在吃饭时,要打电话,父母说不能打电话,一会儿爸爸去打电话,妈妈也去打电话。开饭了,大家都去接电话了,还没吃饭一家人就散了。看了这部电影,我相信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我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不笨,也希望每个小孩要有快乐!

【《小孩不笨2》观后感】

弓亚鑫

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文是一部电影《小孩不笨2》观后感,于是我很用心地看了几遍,整个故事介绍了两个家庭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第一个家庭里人物有:杰利八岁和他的十五岁哥哥学谦,父亲是公司经理,母亲是杂志社编辑。

最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谦起床后看到爸爸电脑在桌子上放放着,他感到奇怪,爸爸电脑怎么会落在家里,打开一看坏了,于是他把电脑修好,送到爸爸公司,爸拿走电脑不仅没有表扬,反而还说是学谦把电脑玩坏了又修好,又是逃课,学谦很伤心。真是不得其解,做为父亲不但不赞赏儿子优点,反而冤枉和打击儿子。

第二个家庭有十五岁的成才和腿瘸的爸爸,爸爸曾经是流氓。所以很怕儿子走他过去的老路,因为他从小打到大,所以不会用语言沟通,只会暴力,导致成才走了不归路。有一次,成才抢别人项链,被人抓到后,爸爸看到连忙跑过去救儿子成才,却不料从楼梯上摔了下去,导致最后身亡,那时成才爸爸在病床上时才明白:“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看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对天下父母说:“多看孩子优点,多和孩子沟通,多赞赏孩子,不至于最后发生一系列悲观的事情。”

【《小孩不笨2》观后感】

王婉婷

昨天是我去作文班的日子,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小孩不笨2》,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家庭。

第一个家庭里有八岁的杰利,还有他十五岁的哥哥学谦,父亲是一家公司经理,母亲是一家杂志社编辑。本来这个富有而且有知识的家庭教育,真让人看得感到悲伤。

其中发生在这个家的一件事是: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学谦的手机响了,可是妈妈不让学谦接电话,而且对他说:“吃饭的时候不准接电话,那样不健康!”可是就在这时,爸爸、妈妈、奶奶、女佣的手机都响了起来,结果都是很无聊的电话,父母却接的很开心,根本忘记了对孩子说过的话,就这样一次本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被不守原则的父母把饭局散了,父母没有以身作则,两孩子只有沉默无语。

第二个家庭有:成才十五岁,父亲腿瘸,曾经是社会流氓,但我却认为父亲非常爱他,他只不过是不善于表达,不会和孩子沟通,每次不会表扬和赞扬孩子优点,阻止孩子特长,只会用暴力的方法来教训孩子,就这样成才伤了的心越来越远。看完电影以后我很疑惑,为什么他们只看我的缺点!为什么他们不去了解我们?……我要呼吁全社会理解孩子,多看他的优点,我希望天下父母能改变下自己的言行举止。

【篇七:父母不容易】

五一劳动节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地里干活,从中我感受到了父母的不容易。

那天,爸爸去外地干活了,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家,所以妈妈叫我和姐姐一起去地里帮她干活。临行前,妈妈叫我去小卖铺买了三瓶冰红茶,他们推着一台小播种机前面先走。买完后,我就立刻追上了妈妈。

路上,我们走得很慢。我问:“妈妈,我们去地里种什么?”妈妈回答:“我们去地里种玉米和向日葵。”我又问妈妈:“这个车子是干什么用的?”“地块很大,播种太慢,所以,用工具拉着快。”妈妈告诉我。

到了地里,我们就开始干活了。我们先把玉米种子倒进了车里,又往车两侧各绑了两根绳子,我和姐姐一人拉一根,妈妈在后边推着播种机往前行。我和姐姐拉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我们累得气喘吁吁。

时间过得很快,一会儿我就又热又渴。我喝了一口冰红茶,又递给妈妈喝。妈妈接过来,喝了一小口,又递给了我。这时,我心里想:以前妈妈来地的时候从来没有舍得买过冰红茶,都是拿水的,而且天气这么热,妈妈还要来地,妈妈真是不容易啊!

看着妈妈长着皱纹的脸,我深深感受到了父母的不容易。

【篇八:怀一颗感恩的心】

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连感恩的心都没有,那么父母养育我们还有什么用吗?

感恩父母

父母承担着一个家的重量,他们不容易。每当他们拖着沉重脚步走进家门,我都会早早地摆放好两双拖鞋,第一时间冲上去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并说一声:“爸妈,你们辛苦了!”这时不管他们多累都会感到如释重负,感到家的温暖。我想仅仅是摆两双拖鞋,说一句“你们辛苦了”,就能让他们如此开心,而这又有什么难的呢?那时起,我就知道了感恩的意义。

感恩老师

老师背负着一种责任,他们也不容易。班里总会有几个不省心的家伙,让老师们操碎了心,老师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不是我老是放学留你们,是你们把我留得太晚,你们又没有多交学费。同学们啊,放弃一个孩子容易,拾起一个孩子难啊。”于是我每天都主动帮老师批改作业,教那几个同学题目。我想虽然老师无法报答老师,但一个个小小的行动,一颗感恩的心能帮老师减轻一份负担。

感恩朋友

朋友是学习路上少不了的人物,他们陪伴着我踏上那条名叫青春的未知路。一次,老师冤枉了我,并不听我解释,委屈和愤怒涌上心头。这时,是朋友替我向老师解释,却又被老师批评。她摆摆手,一脸不在意地向我跑来,陪我一起难过,方才的那份委屈顿时化为乌有,留在心间的是那份温暖。从此,我们总是互帮互助,她忘带跳绳,我借她,我忘带橡皮,她借我。我十分感谢这位朋友。

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别人感到开心,那为何不去感恩呢?

【篇九:不寻常的春游】

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最后一次在小学阶段的春游了。

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路上欢声笑语,并没有因为天气,而影响了心中的喜悦感。经过漫长的车程,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大清谷,这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

走进农庄,好一个田园风光。有池塘,有亭台楼阁,也有大片的草地。一个大院子里,摆放着一台台烧烤架,勾起了我们的兴趣。

今年与往年有所不同,因为是最后一次春游了,父母也参与了进来,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父母们带着我们一起烧烤,我们边烤边吃,品尝着食物的美味。我吃着,却不禁浮想联翩。

我想起了六年前,我们的亲子开放日,也是这样。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在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上,玩耍、嬉戏。父母陪着年幼的我,在草地上,寻找着属于童年的一份快乐。当时的我,是多么地欢喜,跑啊,跳啊。

我仍然记得,六年前,父母牵着无知、懵懂的我,大步迈进了学校的大门。迎面向我走来的,是一个个热情的学姐,把我带进了班级,带进了小学时光。同时,也让我认识了我的班主任老师——和蔼可亲的温老师。是老师们,带我们步入了知识的海洋,带领我们在其中自由地遨游。

我也逐一认识了,我的同学。他们是我一生中的挚友。他们有些天生有些顽性,有些天生丽质,有些自带书生气质……但是,我们的同学们,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我们是优秀的。

我愰过神,又见同学们和家长们欢喜地烧烤,嬉戏打闹。家长们围坐在一起,说着生活上的琐事。我坐在池塘边,一个僻静的角落,看着这一切。我侧过身子,望着池塘里成群结队的鱼儿,心中莫名地有些伤感。

六年了,我们从一个个年幼无知的孩子蜕变成了一位位英姿勃发的少年,时光,就这样匆匆消逝了。这是一次有着深刻意义的春游,这是小学生活的一个美好的纪念。

【篇十:亲情令我珍惜】

珍惜指的是珍重爱惜。在生活中,需要我们珍惜的东西很多,如:友情、亲情、时间、生命、资源动物、环境……但我觉得亲情最令我珍惜。

小时候,我胆子很小,总害怕在公开场合说话。记得有一次,我要参加演讲比赛,但我非常紧张,每天坐立不安。心里总觉得自己不够别人讲得那么出色,害怕讲错了会让大家笑话。而那时,是爸爸妈妈在我身边一个劲儿地鼓励着我,对我说:“孩子,你能行,站上舞台就是成功的,爸爸妈妈相信你。”在准备期间,也是爸爸妈妈一直耐心地陪我练习,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语言、动作、表情……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与鼓励中,我慢慢克服了自己的紧张压力,落落大方地站到了舞台上,那一刻,我真正地体会到当聚光灯打在身上的感觉,仿佛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我全身心地投入并且享受着这个时刻,不管结果如何,我觉得自己已经成功了。

有人说,父母的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伟大,而我却说父母的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爸爸妈妈除了在生活上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学习上也给予我很多建议,但不会把他们的思想附加于我身上,更多的是听取我的想法,并且让我学会自立自强。我在亲情的庇护下健康成长,在亲情的拥抱下自由飞翔。

感恩父母,珍惜亲情,张开双手迎接幸福温暖吧!

热门推荐
1挨打
2传承红旗渠精神
3好书推荐——《神笔马良》
4弟弟变了
5饱经风霜的老屋
6用时光机穿越到恐龙时代作文
7《鹤之舞表演大会》梗概
8白鹭的2到5自然段改写成说明文
9我和爸爸打扑克
10老师,您不能这样
11孔乙己的长衫
12慈母情深小练笔
13仿写延安我把你追寻
14邻居阿姨
15爱的收藏
16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7照亮你,温暖我
18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19虚心听取别人意见
20我的拿手好戏做面包
复制 全文
下载文档

©Copyright 2019-2023 疾风作文网 www.jfzuow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141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