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报纸义卖】
今天早上,天气晴朗,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乌龟,有的像一条龙,有像可口的冰激淋,我真想吃一口呀!
一大早,我就很期待晚上的卖报纸活动,我希望自己是卖出第一份报纸的人。
终于到了晚上,我们在学校门口集合,各自带好了自己的报纸去卖了。我首先选了大排档作为第一站。天还不算黑,吃饭的人也不多。我看见一个瘦瘦的叔叔,想让他买一份报纸,可是心理却忐忑不安,不知如何开口。我鼓起勇气走上前说:“叔叔,我们在为城中小学一位得了骨癌的小朋友筹款,请买我一份报纸,献一点爱心吧!”没想到叔叔爽快地答应了。我非常感谢叔叔买了我一份报纸,是他给了我信心。我的第二站选在17。影城门口,我在那用了很短的时间卖了七份报纸。我跟妈妈说:“我们去中南城看看吧!”
在中南城我看见另一位小朋友也在卖报纸,就和他手牵着手一起去卖了。不一会,我就把剩下的报纸全卖完了。
我数了数,一共赚来了53元钱,特别高兴。于是我们带着爱心筹款,满载而归地回家了。
【篇二:钓龙虾】
我每当路过大排档,看到那一只只通红的龙虾,整齐地摆放在桌上,美味诱人,就让我想起那次钓龙虾的事。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哥哥在人民公园例玩耍,当走到一条小河旁,有几个小朋友在钓龙虾,于是,我们走过去看,“哇!这么多的龙虾,你们是怎么钓上来的呢?”我吃惊地问道,“这是秘密,不能告诉你们。”他们说。“哼!融融,我们也回去拿东西来钓”哥哥说。说着,哥哥就跑回家,我紧跟随后。回到家,哥哥从家里拿出一把姥姥经常切肉的刀,来到挂新鲜肉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切下两小块肉,把刀放回去,跑到客厅里拿了两根线,再把肉系在线上,拿一个小桶和渔网,我们回到小河边。我哥哥放下东西,开始寻找龙虾,边找边说:“融融,你先过来看我怎么钓的,然后再跟着我学。”“好的!”不一会儿,哥哥在一个荷叶下发现了一只龙虾,急忙喊我,我跑过去,只见哥哥小心翼翼地将肉系在线上放入水中,慢慢地移向龙虾,那只龙虾开始觉得有人要攻击它,慢慢地向后退,这时,哥哥将肉沉入水中,龙虾看到是好吃的,飞快地往肉游去,然后用钳子一下子夹住肉,哥哥见了,赶紧将线绳往上拉一点点,龙虾也往上游一点,这时,哥哥将渔网放入水中,网住龙虾,然后猛得一提,龙虾被哥哥网了上来,“哇!哥哥好厉害!”我叫道。之后,我学着哥哥样子钓,不一会儿,小桶就被我们装满了龙虾!今天真是满载而归!
我盼望着下次还跟哥哥去钓龙虾,可开心了!
【篇三:大海妈妈的呼唤】
天涯海之角,有一个美丽的东山岛,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它拥有极尽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大海,它那一片纯正的蔚蓝,一直伸向水天相接的地方,以至于你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徜徉在柔软而洁白的沙滩上,感觉惬意极了!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观光旅游,游泳健身。
人们在海滩上修建了一个个海鲜大排档。客人们为了品尝美味佳肴——海鲜纷沓而至,他们边欣赏海景边聊天,使整个海滩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不知不觉中,沙滩上面目全非了:美丽的贝壳不见了,更多的是一些生活垃圾,有废弃的酒瓶、螃蟹壳、菜叶、肉骨头、鱼刺……海上漂浮着“白色垃圾”。我再也看不到以往美丽的大海了,我似乎听到大海妈妈在呜咽:“谁来救救我?”我好伤心!我下定决心为大海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天早上,我和姐姐去海边散步,姐姐看到一些饮料瓶、空酒瓶就随手捡了起来。我看到一些垃圾,就用塑料袋装起来,一路走来,我们已经装了满满的一袋。一群小女孩在玩耍,她们也跟着我们捡了起来,不到一会儿功夫,沙滩又恢复了以往的干净、整洁。
这时白色的浪花冲上来,挠挠我们的小脚丫,它与我们嬉戏、玩耍,让人感觉冰冰的、凉凉的,真舒服。我们微笑着在洁白的沙滩上拼命地奔跑着,大声叫喊:“大海妈妈,你的美丽又回来了。”大海妈妈甜甜地笑了,说了一声:“谢谢你们,我的孩子,我爱你们!”
【篇四:特殊的作业】
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特殊的事情,然后在上周五我接受到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向着美食进发!
说到美食,我立刻就会想到举世闻名的“狮子桥美食街”。事不宜迟,现在就去“做作业”。
来到狮子桥,只见人山人海,人流如潮,我迎着人流挤进美食街,我向左一看,哇!是“coco”;再向右看,是“章鱼小丸子”,到处都是我爱吃的,不久我的笔记本就下来了好几页。
绕了好几圈,腿也酸了,口也渴了,我只好歪歪倒倒的走到了“coco”,一下子买了俩杯元气谷物牛奶,哇!真是美味!我顿时精神焕发,充满了活力。“太好喝啦!我要给它打上五颗心!”
吃饭时间到了,我向路人打听这里的哪家饭店最好吃,几乎所有都说是南京大排档,顶呱呱。
我听取了大家的建议,来到了南京大排档,不得了啊!从店门口排到了对面店里头还拐了个弯,用我们班吃货的话来说就是城墙拐弯还多三块砖,但越是这样越引起我的好奇,这家店的菜真的有那么好吃吗?我垂涎三尺,恨不得把前面排队的人看做空气,直接跑到店里吃霸王餐。
我想了想又摇摇头,这是不可能的,不会发生这种怪事,我眨了眨眼,什么!幻想成真了,大家都走了,原来是别人没耐心了,都走光了,我一遛烟跑进店里,点了一桌子的菜,什么糖藕,大肉包,蟹黄包,都点了一份。
我等了又等,终于能吃饭了,把一个藕往嘴里塞,太美妙了,那种甜美,好像让我进入梦境一般,美味极了。我像上了瘾一样,一碗又一碗的倒进嘴里,每一种都是一个全新的感觉,直到把肚子撑成了特大号西瓜才止住口。到了付账时,我傻了眼,200元呐,我所有的零花钱没了。
这次特殊的作业把我的钱全放进了肚子里,里面记着各种酸甜苦辣。
特殊的作业完成啦!希望以后经常布置这样的作业。
【篇五:给点掌声】
绿叶并无鲜花的美丽,但鲜花不可失去绿叶,对于每一个表演者来说,掌声可以滋养的灵魂,抚慰那颗胆怯的心,绿叶与鲜花颇似掌声与表演者。
从小到大,登“台”无数,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电视台,当然,当观众的次数也无数,献出的掌声亦然,登过大舞台的人更能体会到掌声的重要性,少了掌声,表演者也不复存在,也许,当你羡慕台上表演者光彩无数时,你不知你无意的掌声是表演者多个日夜所渴望的东西。
那一次的表演,很意外,在南京广电参加关于青奥的比赛。与4个同学表演短剧,比赛顺利进行着,可不知是没准备好还是他大意了,一个同学的假发掉了,当时的场面不知有多尴尬,可1分钟内又圆了场,好在没闹出大笑话,要知道当无数个摄像头对准我们的时候,一丝一毫的差错都是功亏一篑,就当表演完习惯性地鞠躬时,响起了我们渴望的声音——掌声,这一次,掌声并不稀稀拉拉,甚至比前几组的更响亮,你也许不曾想到,那次的掌声对我们来说是多大的宽慰啊!
自从那次以来,我献给每一位表演者的掌声,也变得响亮而持久。
掌声,或无意,或有意,鲁迅文章中写中国留学生看日本人杀中国人时,鼓掌欢呼,那个“掌声”却是罪恶的,因此,有不少人误会了掌声,可那还能算是掌声吗?掌声虽然常见,但却是圣洁的,掌声是容不得玷污的。
掌声作为一股纯洁有力的精神鼓励,给人们带来了内心的满足。
南京大排档中总有一两个唱白局的人,在嘈杂的饭馆中,人们或吃饭,或聊天,难得有人会鼓掌,此时的掌声又何尝不是一种安慰与尊重呢?
人们忙碌一生,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获得无数掌声,此时的掌声,并不仅仅是双手互相的拍击,更是心中的掌声。
当你渴望得到掌声时,千万不要忘记也献给别人掌声!
【篇六:属于生命的眼睛】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不属于人类,有的属于天地,有的属于“生命”。
夜色缠绕着整个世界,路灯有些疲惫地站在街边,用苍老昏黄的灯光无力地照耀着大地。两旁的大排档关掉了一闪一闪的霓虹灯,零零散散有几桌醉汉在喝酒,三三两两有几个行人匆匆走过。
远远望去,街道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夜晚的气息显然缓慢而宁静,我在街道上走着,看着白天热闹非凡,生意火爆的烧烤摊,仿佛闻到了那扑面而来的油烟味,调料味;听见食客们熙熙攘攘的声音。现在却只见摊位的师傅清洗着烧烤架上的油烟。那些大排档更是在无言中流露出一种凄凉,惹人注目的招牌已经被关掉,一盏小小的灯下,几个服务员正在整理着桌椅,一天下来的垃圾肆无忌惮的丢在门口,厨房的脏水流到人行道上,再流到马路上,而大排档的人却视而不见。
热闹之后留下的冷清,光彩之后剩下的浑浊,实在比想象还要不堪。
走着走着,似乎有一双独特的眼睛望着我,那双眼睛似乎带着某种气息,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抬头,好像与那清澈的目光对上了!只见一只小羊羔被铁链拴在街边的树上,旁边是新开的羊肉火锅店。洁白的卷毛包裹着这个生命,却又在深沉的天空下变得无比苍白。眼睛是闪着光的,不只是其中闪着生命的渴望,还是含着的泪水在灯光下闪光。这双眼睛时而低下、默叹,又时而凝望着远方,它似乎意识到了自己身处屠刀之下,没有挣扎,也没有反抗。只有静静的站在那,望着这个世界,因为它知道,随时将会变成最后一眼,压抑爬满了我的全身,我不禁颤抖了一下,加快了脚步。
那双眼睛死死地站在我的脑海里,无助,对生命的期盼。人类将羊羔的最后的尊严占为己有,原本灵动的生命成了一个站街小丑。若是作为家禽,在屠宰场与它的同伴结束生命,也许是最好的结局。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所有的期盼在一个个深夜中沉沦了,羊羔未被杀死前,也许心就已经死了。
血,终会流的。
几天后,树上挂着一张完整的羊皮。
这个灵魂依旧不属于任何人,生命终究无法被霸占,包括那双清澈的眼睛。
【篇七:新疆之旅】
今天,我们刚刚结束了新疆的八天之旅,美不胜收的新疆带给了我无比的快乐。
新疆的景点很多,有天池、五彩滩、魔鬼城、喀纳斯等等,其中风景最吸引我的是可可托海。可可托海是一个地质公园,里面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河水湍急。由于那里发生过大地震,所以公园里面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石头,个个长得奇形怪状。我拾起河边的一块小石子,轻轻地弹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打出一个漂亮的水漂,周围的人就会朝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最好玩的一个景点是鸣沙山。我们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玩起了沙漠越野车。极速越野有五公里远,特别刺激。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飘移,惊心动魄。到了沙漠的高点,我们又坐上了滑沙板。滑沙板就像一头被驯服了的牛,我让它停就停,让它走就走,当我从高点滑下来时,我还故意翻倒在沙漠里,打着滚,特别有趣。
我很喜欢新疆的美食。那边的特色是羊肉串、大盘鸡、狗鱼等等。在露天大排档里,我喝着菠萝啤,吃着羊肉串,就像一个真正的大人一样。
大美新疆真让我大饱眼福啊!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新疆。下次,我还要去新疆玩。
【篇八:可怜的羊】
伏羊节其实就是一个吃羊肉的日子,就在大家开心地品尝美味的时候,羊的难日也就来临了。
伏羊节的前一天下午,妈妈带我出门去买豆脑,卖豆脑的小摊旁边的一棵树上拴着一只羊。我本以为这只羊是谁准备带回家喂养的,因为它长得很可爱,白棕相见的毛,一对羊角向后弯成了一个圈,四条有力的腿支起了整个身子。只是,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它的眼光中没有一丝光彩,我似乎从它的目光里看到了一片灰茫茫的世界。
我指着羊问卖豆脑的阿姨:“这是谁家的羊啊?”阿姨看了看我,马马虎虎地说:“明天就是伏羊节了,马上就要杀了它。”
什么?我的心里不由得一惊,这么好的一只羊马上就要被杀了?怪不得它的目光里什么都是黑暗的!我用可怜的目光看着它,它正用羊角磨着绳子,仿佛想把绳子磨断逃跑似的。我不想再看到那只羊可怜的样子,可是,我又不能改变它此时的命运,唉,眼不见心不烦,我转身就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比它可怜的羊还有很多。
早上,妈妈带我去上学,路过一家夜市大排档,他们正在准备各种美味菜肴,旁边就挂着四只刚杀的羊,那些羊被整个地挂在架子上,身上还有很多血。后面的车子上还有两只暂时没被杀的羊,它们正用惊恐的目光看着自己被杀的同伴。别人都说杀鸡给猴看是为了吓猴,可如今杀羊给羊看不是更让羊感到可怕吗?
可怜的羊!
【篇九:难忘大排档】
要是谈到南京什么最令我难忘,那就非狮子桥的大排档莫属了吧。
门口挂着两大排醒目的红灯笼,灯上的毛笔字苍劲,透着浓浓的古文化气息,为这个繁忙的大都市提供了一处供以文化休憩的地方。进了大门,两位身着唐装,慈眉善目的老人微笑地向我们作揖道:“客官,里面请。”越过木制的小桥,便进入正厅了。
大厅处处都挤满了人,圆木桌旁,板条凳上,坐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服务员身着长袍,手提茶壶穿梭于人流之中,大声吆喝着。厅前有一个小舞台,衣着华丽的京剧演员咿咿呀呀,为这热闹的饭厅添了一分生气。
四周分布着青瓦白墙的“商店”,店外帘旌招展,墙上用木牌写上了密密麻麻的菜种,店老板不断招呼着“小二”。“小二”拉拢着客人,身上的粗布麻衣很好地掩盖住了那硕大的将军肚,却有佛祖一样“会笑”的眼睛,那经典的南京老吆喝伴着菜香传入食客的感官,不觉味蕾已随之跳动,那样式简单的小店却刻有童年最美味的回忆。
大排档,不仅仅是一家饭店,那里有着记忆中最简单的美食,追逐的最浓烈的味道,这些将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想象中的丝丝缕缕结合起来,成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大排档,让人有种梦回唐朝的感觉。
南京大排档,这里有南京人的纯朴,是多少人回忆的寄托,又是多少人未来的回忆。何为难忘?解:原式等于大排档。
【篇十:老街】
“忘不了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放不下熟悉片段,回头望一眼已经很多年的时间,也许那老街的腔调……”昨天傍晚浩动听而稍稍沙哑的歌声,我从学校回到了我一周未见的家——老街——南充大街……
今天上午,太阳照亮的东方,照亮了沉睡着的老街,在阳台上的我,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楼下,老人家们出来活动了,我的爷爷奶奶也不例外。我呢?我要去做我每个周末该做的事情了——买早餐。
拿起盛粥的器皿,推开家门,踏上老旧的楼梯。楼梯是水泥做的,在历经多少年的沧海桑田后显得凹凸不平,墙上的漆掉了一层又一层,如今只剩受潮多次的灰了。一步又一步,百余步后,便到了底层,我与平时一样,推开了沉重的铁门。铁门与楼梯一样老旧,原本黑色的漆如今所剩无几了,取而代之的是棕黄色的铁锈。这使原本平常至极的铁门增添了一份沧桑的美感,艺术感。
“呼……”一声声由强渐弱的发动机轰鸣声响彻云霄,不错,那是旁边的公交车站传来的,一辆辆公交车驶过去了,024路、208路、030路、b16路……
走出了街区的铁门,我走上了南充大街。这条街大约有三百米,东西向。东到方基涌,西至悦来路。充大街的北侧有一个欧洲风格的牌坊,那是新时代广场的入口处。曾经的新时代广场是个繁华的地方,曾经的那里是个电脑城,听老爸说,那里曾经有间迪斯科,现在倒闭了。如今冷冷清清了。还有那欧洲风格的牌坊,历经多少年的风雨,历经多少年的沧桑,油漆掉剩不多了,露出了里面的砖头。
继续向前走,那有一间单车修理铺。单车修理铺的承重梁上用红色的油漆大大地写着:新时代单车修理铺。但是经过那么多年的沧海桑田,那红色的大字褪了色,但仍显大气。
继续向前走,行至方基涌大街。听说十多年前的南涌大街是非常热闹的,尤其是晚上。那时,方基涌刚刚盖上,方基涌大街上可以行摩托车,汽车在当年是很少的。那个时候,那里有一间一间的大排档,一到晚上,桌子摆出来了,胶凳子摆出来了,附近的人们在那里吃烤串,喝啤酒、汽水。如今的那里像新时代广场一样冷清了,大排档只有一间了,食店只有几间了。我走进那间常去的早餐店,迎接我的依然是木桌、胶凳、蜂窝煤,还有那位中年的叔叔。
买完早餐,原路返回,又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欣赏了一遍,不禁感叹:我曾去过北京欣赏四合院,曾到过贵州欣赏苗寨,也曾迷恋过香港的高楼大厦,但在我心中,最美丽的,仍然是陪我长大的这里,虽然说它经过了几十年的沧海桑田,但我依然深爱着它,那里被时光所洗礼,洗尽了繁华与热闹,却洗不去我在这里留下的每个脚印。
这时我又打开了手机,播放李荣浩的《老街》——“忘不了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放不下熟悉片段,回头望一眼,已经很多年的时间,透过手指尖望着天,我又回到了老街,靠在你们身边渐行渐远。”